武城书院의 개요
“武城书院”位于全罗北道井邑,建于1615年,是当地儒林为了纪念统一新罗时期的学者和官僚崔致远(857~?)而建。
武城书院全景
崔致远与姜𢢝、薛聪一道被誉为“新罗三大家”,他对儒教、佛教、道教和老庄思想也颇有研究。他于13岁时赴唐朝学习,七年后科举及第,879年在“黄巢之乱”时写了一篇《讨黄巢檄文》而闻名远扬,29岁时他回国担任了多个地方的太守。当崔致远卸任泰山太守离开后,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仁厚与善政,修建了纪念在世伟人的祠堂“生祠”。1483年,“生祠”迁址到丁克仁建设的“乡学堂”,并取旧地名为“泰山祠”。
此后,泰仁地区的儒林建设了纪念县监申潜的“生祠”。1615年,将崔致远的“泰山祠、申潜的“生祠”,以及“乡学堂”合起来命名为“泰山书院”。1696年,肃宗御赐写有“武城书院”的匾额,由此成为赐额书院。
武城书院是朝鲜王朝时期培养众多儒生的湖南地区代表性书院。武城书院的“院规”里清楚地写着书院的教育目标、内容,以及方法。不论身份与年龄,任何人均可到书院学习知识,不过有很多严格的戒律,如要保持容貌端正、讲义气、努力学习。主要学习内容有《击蒙要诀》、《小学》、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易》、《礼记》,以及《春秋》。
武城书院位于小山脚下的村庄中间,书院雅静且简朴。村庄里大大小小的房屋围绕着书院,这与周边景致非常秀美的其他学院截然不同,感觉这里是相比外观更注重内秀的空间,也能感觉到正确引领地区文化的知识分子所担当的角色与责任感。书院的建筑也就非常自然地被营造成面向村庄的“开放空间”环境。
讲修斋
丙午倡义纪迹碑
正门外三门“絃歌楼”是门楼,同时又是游息空间。经过“絃歌楼”就能到达讲堂“明伦堂”,是由三间厅堂构成的非常开阔的空间。这里的讲学空间与其他书院有所不同,宿舍“讲修斋”位于礼堂前院墙外。上到“明伦堂”,进入画有太极纹样的祠堂内三门,就能看到挺立在那里的“泰山祠。虽然均为供奉先贤的祠堂,但很少有像泰山祠这样供奉在世先贤的祠堂。
位于武城书院外右侧院子里的“丙午倡义纪迹碑”记录了80名士人为抗倭同心合胆的历史。
武城书院虽然在学术方面发挥了巨大影响力,但始终保持低调的姿态,并以深藏不露但熊熊燃烧的爱国之心揭竿而起,武城书院的这种谦逊与沉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。
武城书院的祭享
武城书院在从外三门到祠堂的祭品搬运必经之路两旁铺了黄土,表示这条路是“供奉神之路”,也具有为神圣祭品辟邪的含义。祭祀时两个人将祭器与祭品放在搁板上,从正门沿着黄土路经过讲堂的中央间,再从祠堂的中间门进入。
武城书院的享祀与只供奉灵牌的其他书院不同,一同供奉着崔致远的遗像与灵牌。
内三门
泰山祠内部
祭享人物
崔致远肖像
武城书院的祭享人物有崔致远、丁克仁(1401〜1481)、宋世琳(1479〜?)、申潜(1491〜1554)、郑彦忠(1706〜1772)、金若默(1500〜1558)、金灌(1549〜1662),他们均为在井邑地区活动的官僚与士林。他们在乡村社会教育领域积极弘扬程朱理学,从而推动了程朱理学社会教育进程与相关实践,无疑是极有价值的贡献。这与其他书院以地区讲学活动与程朱理学研究为中心,选定祭享人物的方式截然不同。
武城书院的讲学
武城书院的院规里写着这样一句话“要想打开心扉、擦亮眼睛、规范行为,就得阅读和学习”,院规还强调说“学习的目的在于积德行善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”。因此,无论贫富贵贱,都应跟随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和学习知识,如果不好好学习,就会受到严惩。譬如,如果没背熟前面学过的内容,就得挨六十次荆条;如果下围棋、象棋或玩其他杂耍,就得挨七十次荆条;如果贪图女色,就得挨一百次荆条等。
武城书院的讲学相比渊博的知识,更加注重“学习美德与如何做人”,让我们重新审视“教育”的真谛。
武城书院的交流与游息
据传,武城书院的“絃歌楼”之名摘自“孔子游于匡,宋人围之数匝,而絃歌不辍”。培养学者的书院建筑物被命名为“絃歌楼”,这也许是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不要辍学”的意思。
儒生们暂时合上手中书,伸伸懒腰,登上立在村庄中央的“絃歌楼”。他们围坐在一起,作诗唱曲,一股清流犹如幽幽的香气一般扩散到四周,整座村庄顿时变成“游息乐园”。
絃歌楼
絃歌楼内部